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,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(髓核、纤维环及软骨板),尤其是髓核,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,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,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,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(或脱出)于后方或椎管内,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,从而产生腰部疼痛,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、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,包括保守治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和中医理疗等。
- 保守治疗:适用于症状不重且为初次发病的患者,应严格卧床休息3周并佩戴护腰保护,避免椎间盘再次压缩导致症状加重。下地尽量少,必须下地时要佩戴硬的腰围支具,对腰椎进行保护,硬的腰围支具指腰围在后方有纵向的钢条支撑。减少体力劳动,避免总做弯腰的动作以及久坐。另外,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,如腰椎牵引等。
- 药物治疗: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,如塞来昔布、芬必得等,以缓解疼痛。如果疼痛剧烈,可以加用中枢镇痛药物联合镇痛,也可以进行营养神经治疗,有效方法是肌肉注射腺苷钴胺。
- 手术治疗:适用于长期发病,并且伴有马尾综合征(大小便失禁)的患者。可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,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和椎板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来治疗椎间盘突出。
- 中医治疗:部分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,可行推拿理疗,来缓解疼痛的症状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前往正规医院,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,加强颈部肌肉锻炼,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。
-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:不良的坐姿或站姿会导致腰间盘压力异常增高,容易导致纤维环破裂、腰间盘突出。因此,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,避免长时间弯腰、久坐或站立。
- 避免长期弯腰负重工作:避免腰部超负荷负重,避免外伤,这些情况会导致腰部肌肉的急、慢性损伤和肌肉的力量下降,引起脊柱不稳定,容易诱发腰间盘突出。
- 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:避免睡沙发床,合适的床垫可以保证脊柱有良好和稳定的支撑。
- 减少久坐、适度锻炼:减少久坐,适当体育锻炼,控制体重,增加腰背肌练习,如五点支撑、小燕飞等,通过适度锻炼可以增加腰背肌的力量,维持脊柱的稳定性,减少腰间盘的压力负荷和突出风险。
- 注意饮食:应该注意饮食,多吃一些维生素E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,这样可以消除肌肉紧张。
- 定期健康检查:如果出现腰背疼痛症状要定期健康检查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总之,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、合理饮食、适当锻炼等。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,才能有效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。